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。青年干部扎根基层,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广大基层干部要主动扎根一线,扎根到人民群众身边,做好党的好政策、好声音的“传声筒”。初心指引方向,奋斗成就有未来,基层干部肯吃苦、能吃苦、会吃苦,人民群众的心才会“暖暖的”。
肯吃苦,淬炼理想信念。从李大钊拍案而起“庶民的胜利”,到“追求真理,视死如归”陈延年的觉醒;从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无畏,到“解甲归田,扎根基层”的孙景坤。一袋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吃苦作为自身行动的代名词。基层工作千头万绪,纷繁复杂,看似琐碎的小事,才是扎根基层的本质,只有将一个个小事解决了,才能做好群众的大事。基层干部不断挑战自我,不断吃苦,在吃苦过程中淬炼理想,坚定信念。奋进新征程,迈进新时代,广大基层干部更要将肯吃苦的精神发扬传承,肯吃苦,是信念上的坚定,而信念坚定,行动才会扎扎实实。
能吃苦,磨炼坚强意志。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、永恒的丰碑、十四岁的马毛姐,种种鲜明的例子都在告诉我们,只有能吃苦,才能勇作为。年轻人吃苦的过程,也是磨炼意志的过程,如今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扎根基层,无数大学生村官、驻村书记将青春与热血挥洒在基层的广袤大地上。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,不熟悉的社群环境,他们仍然以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扎根大地、扎根泥土。正是这种能吃苦的精神,让他们在基层的山河中找到价值。
会吃苦,汲取奋进力量。只有乡间小道走的多了,理论实践才会有深度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基层中更是如此。有些人是理论的巨人,但确是行动的矮子。学习与实践,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过程,而在基层吃苦的过程,更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的过程。时代各有不同,飞速发展的乡村也给基层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,新理论、新政策等等新事物的出现,向广大基层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,因此更应该会吃苦,让每一份汗水都能有所收获。(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徐梓涵)